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

2025-05-19 18:56:56

问题描述: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18:56:56

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大臣名叫蔺相如。他以胆识过人和机智应变而闻名于诸侯之间。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的时代。

当时,秦国实力强大,虎视眈眈地想要侵占周边的小国。有一天,秦昭襄王得知赵国有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这块玉璧晶莹剔透,价值连城,是天下公认的无价之宝。秦昭襄王垂涎三尺,于是便派人送信给赵惠文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这块和氏璧。

赵惠文王接到书信后十分为难。如果答应交换,那岂不是白白失去了一件国宝?如果不答应,又怕激怒了强大的秦国,引来战祸。正当群臣议论纷纷时,蔺相如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前往秦国。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发了。一到秦国,秦昭襄王并没有按照约定拿出十五座城池,而是把玩着和氏璧,根本没提割让土地的事情。蔺相如看出了对方的意图,知道秦王根本没有诚意履行协议,于是他灵机一动,对秦昭襄王说道:“大王,这块玉璧虽然精美绝伦,但上面似乎有一些瑕疵,请让我指给您看。”

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玉璧后,迅速退到柱子旁,高声说道:“大王想要这块玉璧,却不愿意付出十五座城池作为交换,这分明是在欺骗赵国!既然如此,我宁愿将此玉璧摔碎在这根柱子上,也不愿让它落入奸诈之人手中!”

秦昭襄王一听,顿时慌了手脚。他知道如果玉璧真的被毁掉,不仅会得罪赵国,还会让自己颜面尽失。于是急忙劝阻蔺相如,并承诺一定会兑现承诺,拿出十五座城池作为交换。

然而,蔺相如早已看出秦王不过是虚张声势,根本无意履行诺言。他表面上答应了秦昭襄王的要求,暗中却安排随行人员悄悄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等到秦昭襄王意识到上当受骗时,和氏璧已经安然回到了赵国。

后来,这件事传遍了各国,蔺相如也因此名声大振。他的行为体现了忠诚和智慧,也让赵国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完璧归赵”这个成语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将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同时也象征着人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来的勇气与智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强权欺压时,既要保持冷静,又要善于运用策略,这样才能化险为夷,保护自己的利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