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1. 竹坞:竹林环绕的小屋。
2. 水槛:临水的栏杆。
3. 迢递:遥远的样子。
4. 重城:重重叠叠的城池,指代距离之远。
5. 秋阴:秋天阴沉的天气。
6. 霜飞晚:霜冻来得较晚。
7. 枯荷:干枯的荷花。
8. 听雨声:在寂静中倾听雨打枯荷的声音。
翻译
在那竹林环绕、洁净无尘的水边小亭里,
我满怀相思之情,却被重重城池所阻隔。
秋天阴云密布,霜冻迟迟未至,
只留下枯萎的荷叶,任由雨水敲击。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骆氏亭清幽静谧的环境,通过“竹坞无尘”、“水槛清”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然而,这样的美景却无法排解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相思迢递隔重城”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之远,这种空间上的阻隔更增添了内心的惆怅。
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秋日阴云密布,霜冻迟迟不来,这种自然景象仿佛映衬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而“留得枯荷听雨声”则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在寂静的夜晚,枯荷承受着雨水的打击,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声音,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种声音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慰藉,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沉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悠长,充分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