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春望》原文、译文及赏析

2025-06-02 08:56:33

问题描述:

《春望》原文、译文及赏析,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2 08:56:33

在古代诗词中,《春望》是杜甫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原文、译文以及对其的赏析。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家虽已残破,但山河依旧存在;春天降临到这座空城,草木长得更加茂盛。感伤时局,看到花开也忍不住流泪;怨恨离别,听到鸟鸣也令人心惊。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信显得格外珍贵,几乎价值千金。愁绪满怀,抓挠头发使得白发更加稀疏,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赏析:

杜甫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长安被叛军攻陷,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个人悲苦的情感。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一幅荒凉而生机勃勃的画面。虽然国家已经破碎,但大自然的规律依然存在,春天的到来让城市里的草木生长得更加旺盛。这种对比突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自然的顽强生命力之间的矛盾。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面对美好的春光,诗人却感到悲伤,甚至落泪;听到鸟儿的叫声,也让他心生恐惧。这里将个人情感投射到了自然景物上,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人情味。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则反映了战乱年代人们生活的艰难。长时间的战事让通讯变得极为困难,一封来自远方的家书显得无比珍贵,仿佛比黄金还要值钱。这不仅表现了家人之间的牵挂,也揭示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痛苦。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自身形象。由于忧国忧民,诗人满头白发,愁绪难解,以至于头发变得更加稀少,几乎无法用簪子固定。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苍老和憔悴,也加深了整首诗的悲剧色彩。

总之,《春望》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它不仅是一首反映时代背景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