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20220626145650x】为保障幼儿的饮食卫生与健康安全,规范幼儿园餐饮用具的清洗、消毒及保管流程,确保餐具使用过程中的卫生标准达到国家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用于幼儿用餐的餐饮器具,包括碗、盘、杯、勺、筷子等各类餐具。涵盖从餐前准备到餐后回收、清洗、消毒、存放的全过程管理。
二、职责分工
1. 食堂工作人员负责日常餐具的清洗、消毒和保管工作。
2. 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并定期检查落实效果。
3. 幼儿园后勤部门协助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物资支持。
三、清洗消毒流程
1. 预处理:餐后及时将使用过的餐具进行初步清理,去除残渣和食物残留。
2. 清洗:使用专用洗洁剂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确保无污渍、无油渍。
3. 消毒:采用高温蒸汽或化学药剂(如含氯消毒液)对餐具进行有效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4. 保洁:消毒后的餐具应存放在干净、通风良好的专用柜中,避免二次污染。
四、清洁工具管理
1. 清洗工具(如抹布、刷子等)应分类存放,定期更换并保持清洁。
2. 消毒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消毒效果。
五、记录与检查
1. 每次清洗消毒工作完成后,需填写《餐饮具清洗消毒记录表》,记录时间、人员、消毒方式等信息。
2. 后勤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留存检查记录。
六、培训与教育
1. 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培训,提高其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
2. 向教职工和家长宣传餐具卫生的重要性,形成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七、应急预案
如发现餐具清洁不达标或出现疑似污染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餐饮卫生管理水平,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