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古诗《赠刘景文》的内容,掌握诗中描绘的秋景及诗人对友人的情感表达。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全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图片辅助、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珍惜友情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 难点:体会“荷尽”“菊残”等意象所传达的深意,感悟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相关图片、朗诵音频)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苏轼的基本信息
- 黑板、粉笔、作业纸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有哪些景色吗?”
引导学生说出“落叶”“菊花”“大雁南飞”等词语。
出示一幅秋景图,引出课题《赠刘景文》,并简要介绍作者苏轼。
2. 初读感知(8分钟)
-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尝试理解诗句的大意。
- 小组讨论:你从诗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3. 精读品析(15分钟)
逐句讲解:
-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花凋谢了,连遮雨的伞也不存在了,象征盛夏已过,秋意渐浓。
-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虽然凋零了,但枝条依然挺立,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
- “一年好景君须记”: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希望你能记住。
- “正是橙黄橘绿时”:这时节,橙子和橘子都成熟了,色彩斑斓,是丰收的季节。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在秋天写这首诗?他想表达什么情感?
4. 情感升华(8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像刘景文一样的朋友,或者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境。
让学生体会诗人虽身处秋日,却仍能欣赏美景、鼓励友人,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 拓展延伸(6分钟)
播放《赠刘景文》配乐朗诵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向家人朗读这首诗,并简单讲述自己对诗的理解。
6. 总结与作业(3分钟)
- 教师总结: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与鼓励。
- 布置作业:
① 背诵并默写《赠刘景文》;
② 写一段话,描述你心中的“橙黄橘绿时”。
五、板书设计:
```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无擎雨盖
菊残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橙黄橘绿正当时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世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在理解“傲霜枝”的象征意义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进行引导。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痕迹,适合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