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灯光((2))】夜色如墨,城市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像是无数个未眠的灵魂。我站在窗前,望着那盏依旧亮着的灯,心里泛起一丝莫名的温暖。它不是最亮的,也不是最耀眼的,但它一直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守望者。
这盏灯,是邻居老张家的。他是个独居老人,年轻时是个木匠,手艺精湛,但年岁渐长,手脚不再灵便。他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每到晚上,他总是独自坐在客厅里,看一会儿电视,然后熄灯睡觉。可偏偏有一晚,我看到他没有关灯。
那天夜里,我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起初以为是风声,但仔细一听,声音来自楼下。我披上外套,悄悄走到阳台,看见老张家的灯还亮着。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下去看看。
“老张,你还醒着?”我轻声问道。
他听到声音,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小李啊,你还没睡?”
“我看你灯还亮着,有点担心。”我说。
他摆了摆手:“没事,就是有点失眠,想看看电视。”
我走进他家,发现他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旧相册。照片上是他年轻时的模样,和妻子、孩子一起笑得灿烂。那一刻,我心里一酸。原来,他并不是不想关灯,而是怕黑,怕孤独。
从那以后,我开始偶尔去他家坐坐。我们聊些家常,他也渐渐愿意开口说话。有时候,我会带点水果过去,或者陪他看看电视。他总说:“这灯,是我心里的一盏灯,不为照亮屋子,只为有人记得它还在亮着。”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有的亮,有的暗;有的燃烧,有的熄灭。而真正重要的,不是灯有多亮,而是它是否还在那里,是否还有人愿意为它点一盏光。
活着的灯光,或许并不需要多么耀眼,只要它还在,就足以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