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意思】“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喜爱读书,甚至到了手中一刻也不放下书本的地步。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也反映了一个人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的精神状态。
从字面上来看,“手不释卷”可以拆解为“手不释”和“卷”。“释”是释放、放下之意,“卷”指的是书籍或卷轴。因此,“手不释卷”就是说手中的书本一直不放下,表示一个人对阅读的执着与热爱。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的记载。当时,孙权劝告名将吕蒙要多读书,吕蒙后来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后来人们用“手不释卷”来形容像吕蒙那样勤奋好学的人。
在现代生活中,“手不释卷”虽然不再局限于古代的竹简或纸本书,但其精神内核依然被广泛传承。无论是学生、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只要对知识充满热情,愿意花时间沉浸在书籍中,都可以被称为“手不释卷”的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手不释卷”虽然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因过度沉迷而忽视身体的健康和生活的其他方面。读书固然重要,但合理的休息和放松同样不可忽视。
总的来说,“手不释卷”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鼓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提升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