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作阅读答案】《除夜作》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客舍并州已十霜,
> 归心日夜向潇湘。
> 忽闻歌古调,
> 惊起泪沾裳。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客居异乡、思乡情切的心情。在除夕之夜,他听到别人吟唱古老的曲调,不禁触景生情,泪湿衣襟。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一、诗歌赏析
1. “客舍并州已十霜”:
“客舍”指旅居的住所,“并州”是古代地名,大致位于今天的山西一带。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已经在这异乡住了十年。“十霜”指的是十年光阴,用“霜”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寒冷,增强了诗句的意境。
2. “归心日夜向潇湘”:
“归心”是指思乡之心,“潇湘”是湖南一带的代称,也常用来指代故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家乡,渴望回到故土。
3. “忽闻歌古调”:
除夕之夜,有人在吟唱古老的曲调,这勾起了诗人的回忆与情绪波动。这里的“古调”可能是指家乡的民谣或传统歌曲,具有很强的怀旧意味。
4. “惊起泪沾裳”:
听到熟悉的旋律,诗人情绪激动,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打湿了衣裳。这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主题思想
《除夜作》通过描写除夕之夜的场景,抒发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思乡难归的深切情感。全诗以“归心”为主线,贯穿始终,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仅二十字,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感,展现了高适诗歌的凝练风格。
2. 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诗人通过对“古调”的描写,引出内心深处的乡愁,情感自然流露,极具感染力。
3.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除夕夜的氛围与思乡之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却又温暖的意境。
四、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客舍并州已十霜”中的“十霜”是什么意思?
答:“十霜”指十年光阴,用“霜”来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2. 诗人为什么“惊起泪沾裳”?
答:因为他在除夕之夜听到了熟悉的“古调”,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情绪激动,泪水不止。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思乡情切的深切情感。
结语
《除夜作》虽短,但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典型的思乡诗。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游子的普遍心理,也体现了高适诗歌中浓厚的人文关怀。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思念,也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家”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