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长相思》教学实录及点评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长相思》教学实录及点评,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00:21:36

《长相思》教学实录及点评】一、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长相思》,作者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

【教学目标】

1. 理解词的大意,感受词中表达的思乡之情。

2. 体会词的语言美与意境美,学习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边塞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纷纷发言后,教师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词——《长相思》。”

2. 初读感知(8分钟)

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随后,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接着,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首词讲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精读品析(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山一程,水一程”,让学生想象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风一更,雪一更”,感受环境的恶劣与孤独;

“故园无此声”,点明主题——思乡之情。

通过提问、讨论、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情感内涵。

教师适时补充背景知识:纳兰性德作为满族人,在出征途中写下此词,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4. 拓展延伸(7分钟)

教师出示几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家”的理解。

5. 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词的魅力在于情感的表达与语言的优美。

布置作业: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最想念的一个人或一个地方。

二、教学点评

本节课以《长相思》为载体,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以读促悟、以情动人”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

课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初读到精读再到拓展,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在品析环节,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内容相结合,使学生不仅读懂了词的内容,更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情。

此外,教师还注重文化传承,通过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整堂课氛围轻松自然,学生参与积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这是一节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语文课,既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激发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