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原文及翻译】在古代文学中,“观潮”是一个极具画面感和意境的题材,常用来描绘自然壮丽的景象以及人们面对大自然时的敬畏与震撼。本文将为您呈现《观潮》的原文,并附上通俗易懂的翻译,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山来,云崩雪岭开。”信然。
翻译: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罕见的壮观景象。从农历十六日到十八日这段时间最为盛大。当潮水从海门远远地涌来时,看起来像一条银线;等到它渐渐靠近,就变成了一座玉砌的城墙、洁白的山岭,仿佛从天边奔涌而来。声音大得如同雷鸣,震撼人心,冲击翻腾,仿佛要吞没天空,覆盖太阳,气势极其雄伟。杨万里的诗中写道:“海涌银山来,云崩雪岭开。”这确实如此。
作者简介:
此文出自南宋著名诗人周密之手,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与赞美。
内容解析:
文章开头即点明“浙江之潮”是“天下之伟观”,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接着通过时间的变化(从“远出海门”到“际天而来”)和视觉、听觉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潮水由远及近的过程。最后引用诗句,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结语:
《观潮》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更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通过阅读此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钱塘江潮的磅礴气势,也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如需进一步了解周密的其他作品或钱塘江潮的文化背景,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