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古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西湖早春景色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日里钱塘湖畔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全诗如下: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他当时常在西湖一带游赏,感受春天的气息。诗中通过对“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初春时节西湖的生机与活力。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点明了游览的起点和环境。孤山寺与贾亭是当时的名胜之地,诗人漫步其间,看到湖面平静如镜,天空低垂,仿佛与湖水相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意境。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动态景象。早春时节,鸟儿开始活跃,它们在温暖的枝头争抢位置,而新燕则忙碌地衔泥筑巢,表现出万物复苏的景象。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进一步刻画了春天的繁盛。花儿逐渐盛开,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草地刚刚长出,嫩绿柔软,刚刚能够遮住马蹄,展现出春天初生的生机。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他感叹自己最爱的是湖东那一片风景,走在绿柳成荫、白沙铺就的小堤上,流连忘返,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无限喜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又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情厚意。它不仅是白居易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西湖春景的经典之作。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在繁忙公务之余,依然能够静心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这种情怀也让人倍感亲切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