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教案】】一、教学主题: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二、教学年级:
小学三年级
三、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含义,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感谢父母、老师、同学以及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
3. 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增强集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重点:
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表达感谢。
五、教学难点: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行为。
六、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感恩故事视频、感恩卡片材料。
2. 学生准备:每人一张“感恩卡”,记录自己想感谢的人及原因。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感恩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想过,是谁一直在默默支持你?”
然后提问:“你觉得什么是感恩?你有没有做过一件让别人感到温暖的事情?”
2. 讲解感恩的含义(10分钟)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行动。
举例说明:父母每天为我们做饭、打扫卫生;老师耐心教导我们知识;同学在困难时帮助我们。
3. 互动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
- 你最想感谢谁?为什么?
- 你有没有因为某件事而感到特别感激?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4. 情景模拟(10分钟)
设计几个生活中的小情境,如:“妈妈生病了,我该怎么办?”“同学不小心弄坏了我的书,我该怎么处理?”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感恩行为。
5. 制作感恩卡(10分钟)
每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一张“感恩卡”,写下对父母、老师或朋友的感谢话语,并在课后送给对方。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感恩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要融入日常生活。
鼓励学生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一件感恩的小事,比如对父母说一声“谢谢”、对老师说一句“辛苦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表演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感恩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去实现的。
九、课后作业:
写一篇简短的日记,题目为《我最想感谢的人》,并附上一张手绘的感恩卡片。
十、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感恩卡的完成情况以及课后日记,评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感恩的意义,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