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供货流程步骤(1页)】在政府采购或企业采购过程中,协议供货是一种常见且高效的采购方式。它通过事先与供应商签订协议,明确供货内容、价格、服务标准等,从而简化后续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以下是协议供货的基本流程步骤:
一、确定采购需求
采购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明确所需商品或服务的种类、数量、技术参数及质量要求,并形成书面采购计划。
二、选择协议供应商
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或邀请招标等方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供应商,与其签订协议供货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三、签订协议供货合同
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正式的协议供货合同,明确供货范围、价格体系、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内容。
四、发布采购公告
采购单位根据协议内容,在指定平台发布采购公告,邀请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参与报价或响应。
五、接收供应商报价
供应商根据采购公告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报价单及相关资料,供采购单位进行比选。
六、评审与确定成交供应商
采购单位组织评审小组对供应商的报价、服务能力、信誉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审,确定最终成交供应商。
七、签订采购合同
采购单位与成交供应商签订具体的采购合同,明确采购内容、价格、交货方式、验收标准等。
八、履行合同与验收
供应商按合同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采购单位按照合同条款进行验收,确保符合采购要求。
九、支付与结算
验收合格后,采购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款项,完成整个采购流程。
十、档案归档
采购全过程的相关资料应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审计或查询。
通过以上流程,协议供货能够有效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采购质量,是现代采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