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成语练习题与答案及成语解释】在语文学习中,成语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帮助我们更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常见的成语及其含义,不仅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写作表达的层次感。
以下是一些适合七年级学生的成语练习题,并附有详细的解释和参考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意思与“画蛇添足”最接近的是( )
A. 事半功倍
B. 多此一举
C. 举一反三
D. 事倍功半
答案:B
解释:“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事。而“多此一举”也表示做了不必要的事情,因此意思相近。
2. “守株待兔”的寓意是( )
A. 做事要脚踏实地
B. 不劳而获,侥幸心理
C. 勤奋努力才能成功
D. 遇事要随机应变
答案:B
解释: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讲的是农夫偶然捡到撞死的兔子,便不再耕种,等待再次捡到,结果一无所获。用来讽刺那些不劳而获、存有侥幸心理的人。
3. “井底之蛙”常用来形容( )
A. 知识渊博的人
B. 见识短浅的人
C. 胆小怕事的人
D. 志向远大的人
答案:B
解释: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眼界有限的人,缺乏对外界的了解。
4.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 )
A. 要灵活变通
B. 要坚持到底
C. 要实事求是
D. 要坚持不懈
答案:A
解释:这个成语讲述的是一个人在船上掉剑后,在船边做记号,等船靠岸后再按记号找剑,结果当然找不到。比喻做事不懂得变通,拘泥于旧方法。
二、填空题
1. “______”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或说话轻率,容易出错。
答案:信口开河
解释:指说话不加思考,随意发表意见,容易引起误解或错误。
2. “______”形容人非常懒惰,不愿劳动。
答案:好吃懒做
解释:指只顾吃喝,不愿意工作,生活懒散。
3. “______”比喻做事有计划,有步骤,条理清楚。
答案:有条不紊
解释:形容做事有秩序,不慌乱,有条理。
4. “______”形容人性格孤僻,不合群。
答案:独来独往
解释:指一个人喜欢独自行动,不喜欢与他人交往。
三、判断题
1.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处用精辟词句点明主旨。( )
答案:正确
解释:原意是在画龙时点上眼睛,使龙活起来。现在用来比喻在文章或讲话中用关键性的语句点明主题。
2. “对牛弹琴”是形容人聪明好学。( )
答案:错误
解释:这个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说话不看对象。
3. “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听别人说一百次,也不如亲眼看到一次。( )
答案:正确
解释:强调亲身经历的重要性,比听别人说更有说服力。
4. “破釜沉舟”形容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去做事。( )
答案:正确
解释:出自项羽的故事,比喻下定决心,不留退路,勇往直前。
四、简答题
1. 请解释“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明它的现实意义。
答案:
“亡羊补牢”意思是羊丢了之后才去修补羊圈,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继续损失。
现实意义:提醒人们不要等到事情已经发生严重后果才去处理,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2. 举例说明“锦上添花”在句子中的使用方式。
答案:
例如:“这次考试成绩优异,再加上老师的表扬,简直是锦上添花。”
这里“锦上添花”用来形容在已有良好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美好的事物,使整体更加完美。
通过这些练习题,同学们可以逐步掌握常用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建议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多运用,让成语成为你写作和表达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