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的下是什么简介】“烽火连三月”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是这首诗中非常著名的一句。全诗如下: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指的是古代边防警报所点燃的烟火,象征战争或战乱。“连三月”表示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说明战事频繁、局势紧张。这句诗描绘了安史之乱期间,国家动荡、战火不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是“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乱中一封家书比黄金还要珍贵,反映出战乱时期人们与家人失联的痛苦和对亲情的珍视。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整首《春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至今仍被广泛传诵。通过“烽火连三月”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诗人内心的沉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