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20210407084216x】在新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各级部门、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职责与任务,构建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相结合,注重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相统一,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二、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尊重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关注其心理需求与情感体验。
2. 德育为先: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价值引领。
3. 家校社协同:形成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4. 实践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与社会责任感。
三、主要任务
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 推进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培育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习惯。
5.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及时发现并干预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四、保障措施
1. 健全组织体系:设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完善制度建设:制定配套实施细则,细化操作流程,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3. 加强队伍建设:选拔和培训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
4.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五、监督与评估
定期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有关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