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种树郭橐驼传情境默写13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种树郭橐驼传情境默写13题含答案,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3 12:55:31

2种树郭橐驼传情境默写13题含答案】《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文章通过讲述郭橐驼种树的经验,揭示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治国理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在语文学习中,这篇课文常被用于情境默写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句式、词义和思想内涵。

以下是围绕《种树郭橐驼传》设计的13道情境默写题,附带参考答案,适合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点。

一、情境默写题

1. 郭橐驼之所以能种好树,是因为他______。(根据原文填空)

答案: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 文章开头提到“他植者”种树失败的原因是“______”。(根据原文填空)

答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3. “故不我若也”中的“不我若”属于______句式。(判断句式类型)

答案:宾语前置句。

4.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表面上是爱护树木,实际上却是在______。

答案:伤害它。

5. 郭橐驼认为种树要“______”,即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

答案: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6. “吾又何能为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种树技艺的______之情。

答案:谦虚。

7.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中的“天”指的是______。

答案:自然的本性。

8. 文章结尾写道:“他日,见从事于西边者,问其名,则曰‘郭氏’。”这里的“从事”指的是______。

答案:官吏。

9. 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批评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______”的做法。

答案:养民如养树,不能因过度干预而损害其自然发展。

10.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种树的道理用到治理百姓上,可以吗?这体现了作者的______思想。

答案:民本或仁政。

11. “若不过焉则不及”中,“过”与“不及”分别指______和______。

答案:过分干预;没有足够关注。

12. 文章通过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引申出治国应遵循“______”的原则。

答案: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13.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矣,而视其再长也,若无异于始生焉。”这句话表明郭橐驼种树的成果是______。

答案:持续稳定,成效显著。

二、总结

《种树郭橐驼传》不仅是一篇描写种树技艺的文章,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通过情境默写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提升文言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希望以上13题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备考中查漏补缺,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记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