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闻雁翻译】《闻雁》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这首诗以“闻雁”为题,借秋夜听到的雁鸣,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唐代思乡诗中的佳作。
逐句翻译与赏析:
第一句:“故园渺何处?”
“故园”指的是故乡,“渺”是遥远、模糊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我的故乡在哪里呢?它似乎遥不可及,仿佛在遥远的天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透露出一种迷茫和无奈的情绪。
第二句:“归思方悠哉。”
“归思”是归乡的念头或思绪,“方”是正、刚刚的意思,“悠哉”是悠长、绵延不绝的样子。整句的意思是:我心中的归乡之念才刚刚开始,却已绵延不绝,久久不能释怀。这里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牵挂,以及无法回去的惆怅。
第三句:“淮南秋雨夜。”
“淮南”是一个地名,泛指作者所处的南方地区;“秋雨夜”点明了时间和天气。这句描绘的是一个秋天的雨夜,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为下一句的情感铺垫。
第四句:“高斋闻雁来。”
“高斋”是高处的书斋,可能指诗人所居之处;“闻雁来”是听到大雁飞过的声音。这一句的意思是:在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我在高处的书斋里听到了大雁飞过的叫声。大雁常被视为思乡的象征,因此这一声音触动了诗人内心的乡愁。
整体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雨声和雁鸣,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韦应物善于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深度。
结语:
《闻雁》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秋夜、秋雨、雁鸣的描写,诗人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唐诗中思乡主题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