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某区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材料】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为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我区积极探索并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逐步构建起“职责清晰、运行高效、服务到位”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健全机制,夯实网格化管理基础
我区坚持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合理配置网格资源。通过整合综治、民政、城管、公安等多部门力量,建立“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同时,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明确网格员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二、优化队伍,打造专业化网格队伍
网格化管理的关键在于人。我区注重网格员队伍建设,采取“专职+兼职+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网格员队伍。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方式,不断提升网格员的政策理解力、问题发现力和服务执行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将网格员的工作成效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科技赋能,推动智慧网格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区积极推进“互联网+网格”融合模式,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搭建统一的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事件上报、任务分派、处理反馈、结果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同时,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实现网格员实时采集信息、快速响应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四、多元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网格化管理不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我区积极引导居民、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通过设立“网格议事会”“居民议事厅”等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五、聚焦民生,提升网格服务质量
我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网格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日常巡查、重点排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回应群众诉求。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结语: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我区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深化网格化改革,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社会、幸福社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