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及结果。
- 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其与清政府的关系。
- 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责任感。
-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为国家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 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与过程。
-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 教学难点:
- 如何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及其与清政府的关系。
- 分析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 教材、地图、历史年表等辅助材料。
- 学生准备:
- 预习教材相关内容,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 思考“为什么八国联军要出兵中国?”等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的短视频或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问:“你们知道八国联军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来中国?”
2. 新课讲授(20分钟)
(1)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 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侵略加剧。
- 义和团运动兴起,反对帝国主义和宗教传教士。
- 列强以保护使馆、维护利益为借口出兵中国。
(2)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天津,进犯北京。
-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摇摆,最终与列强妥协。
- 北京失守,慈禧太后西逃,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 赔款4.5亿两白银,设立使馆区。
- 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列强代理人。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正义的还是盲目的?
- 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 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人,你会怎么做?
4. 教师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也促使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探索救国之路。
5. 布置作业(2分钟)
- 写一篇短文:《我眼中的八国联军侵华》
- 查阅资料,了解“庚子之变”与“辛丑条约”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
第八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背景
1. 清政府腐败
2. 义和团运动
3. 列强借口入侵
二、过程
1. 八国联军进攻
2. 北京陷落
3. 《辛丑条约》签订
三、影响
1. 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2. 人民觉醒,开始探索救国道路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手段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理解力。但在讲解《辛丑条约》时,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今后可以结合更多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应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辩证思考能力,避免片面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