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黠鼠赋原文注释【北宋】苏轼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黠鼠赋原文注释【北宋】苏轼,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7 13:40:01

黠鼠赋原文注释【北宋】苏轼】《黠鼠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文章通过一只狡猾的老鼠在人面前耍弄手段的故事,揭示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中贪婪与自欺的讽刺。

一、原文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叩门问之,曰:“鼠也。”遂命童子持烛照之。见其形甚黠,跳踉偃仰,若有所恃。童子曰:“此鼠不畏人,何也?”余曰:“人不畏鼠,鼠亦不畏人。”因语童子曰:“夫鼠之为物,虽小而黠,然其心未尝不惧也。今乃若无事然,岂非以其外若无能,内藏机巧,故敢肆行而不忌乎?”

吾尝谓人之患,在于自大;鼠之黠,在于善藏。人以智自矜,鼠以诈自全。然智者未必胜,诈者未必终得。盖天下之理,常在于不争之间。

呜呼!人之自以为智者,多不知其所藏之弊;鼠之自以为巧者,亦不知其所伏之祸。二者相类,皆以小技而忘大患,终至败亡。

二、注释

- 黠(xiá): 聪明、狡猾。

- 啮(niè): 咬。

- 叩门问之: 敲门询问是谁。

- 跳踉偃仰: 跳跃翻滚的样子,形容老鼠动作灵活。

- 若有所恃: 好像有什么依靠或凭借。

- 外若无能: 表面看起来没有能力。

- 内藏机巧: 内心藏着机敏和诡计。

- 肆行而不忌: 放肆地行动而不害怕。

- 自大: 自以为是,骄傲自满。

- 善藏: 擅长隐藏自己的意图或实力。

- 智者未必胜: 即使聪明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取胜。

- 诈者未必终得: 用欺诈手段的人不一定能最终成功。

- 不争之间: 在不争斗、不炫耀的情况下。

- 自以为智者: 自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

- 其所藏之弊: 自己隐藏的问题或缺点。

- 其所伏之祸: 潜藏的灾祸。

三、赏析

《黠鼠赋》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远。苏轼借鼠喻人,批评那些表面上看似无害、实则暗藏祸心之人。他指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表面的聪明,而在于内心的谦逊与警觉。鼠虽小,却能以“黠”来掩饰自己的弱点,这种行为虽然一时得逞,但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

文章语言简练,结构紧凑,既有哲理又不失趣味,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文理并重、辞意兼美”的风格。

四、总结

《黠鼠赋》不仅是一篇寓言,更是一则人生启示录。它提醒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因一时的小聪明而得意忘形。同时,也警示人们,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可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正如苏轼所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陷入自欺的陷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