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的赏析】在中国古代诗词的长河中,岳飞的《满江红》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词不仅以其激昂的情感和深沉的爱国情怀打动人心,更因其历史背景与作者的悲壮人生而被后人传颂不衰。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满江红》全词如下: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 驱逐胡虏,还我河山。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写于南宋时期,当时金兵南侵,北宋灭亡,中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岳飞作为一位忠诚的将领,满怀报国之志,却屡遭奸臣排挤,最终含冤而死。他的悲愤、不甘与坚定,在《满江红》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怒发冲冠”四个字,形象地描绘出岳飞面对国难当头时的愤怒与激昂,仿佛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令人心潮澎湃。“仰天长啸”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表现出他内心的强烈情感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是整首词中最富有哲理性的部分。岳飞回顾自己的戎马生涯,感慨功名如尘土般渺小,而时间却如云卷云舒,转瞬即逝。他提醒自己和世人,不要虚度光阴,要珍惜当下,为国效力。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句,不仅是对自己人生的警醒,也是对后人的劝诫。它提醒人们,人生短暂,若不奋发图强,将来只会悔恨终生。
下阕“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则直指国仇家恨,表达了岳飞对金人入侵的愤恨与对收复河山的渴望。“驱逐胡虏,还我河山”更是掷地有声的誓言,展现了他誓死抗敌的决心。
最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句,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岳飞相信,只要坚持到底,终有一天能够恢复中原,重归太平盛世。
《满江红》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在于其文辞优美、意境深远,更在于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与希望,体现了一位英雄的忠诚与担当。它不仅仅是一首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
在今天,当我们吟诵《满江红》,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与不屈的精神力量。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境,都应心怀家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