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middot及马援传》原文及译文x)】《后汉书·马援传》是《后汉书》中记载东汉名将马援生平的重要篇章,作者为南朝宋的范晔。该篇详细叙述了马援从少年立志到晚年征战、最终以身殉国的一生,展现了他忠诚、勇敢、坚韧不屈的英雄形象。
原文: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有功,封马服君,子孙遂以马为氏。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父早卒,母教之学,援虽幼,好骑射,习兵法。及长,有才略,尤善兵事。
王莽时,为新城大尹。及更始帝立,援乃与兄子严俱往归之。更始败,援遂西入武关,依隗嚣。嚣礼之甚厚,援亦倾心事之。后嚣叛汉,援谏不听,遂去之。
建武四年,光武帝征援,拜为太中大夫。后出使南郡,抚慰百姓,劝农桑,修学校,民皆安之。后复为伏波将军,击破交趾,斩其渠帅,得印绶,还京师。
援尝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于儿女手中邪!”遂自请击五溪蛮。时年六十二,犹披甲上马,士卒感之,莫不奋勇。
后病卒于军中,年六十三。遗令葬于故地,勿用棺椁,以布囊盛尸,覆以草蓐,埋之而已。后人哀之,为之立庙,岁时祭之。
译文:
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人。他的祖先赵奢曾是赵国的将领,因战功卓著被封为“马服君”,子孙便以“马”为姓。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亲自教导他读书,他虽然年幼,却喜欢骑马射箭,熟悉兵法。长大后,他有才华和谋略,尤其擅长军事。
王莽在位时,他曾担任新城县的县令。等到更始帝即位,马援便与侄子马严一起投奔更始政权。但更始帝失败后,马援西行进入武关,依附隗嚣。隗嚣对他礼遇有加,马援也真心辅佐他。后来隗嚣背叛汉朝,马援劝阻无效,便离开他。
建武四年,光武帝召见马援,任命他为太中大夫。之后他奉命出使南郡,安抚百姓,鼓励农耕,修建学校,百姓都安居乐业。后来又被任命为伏波将军,击败交趾的叛军,斩杀敌方首领,获得印信,凯旋回京。
马援曾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死在边疆,用马皮包裹尸体回家安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手中呢?”于是主动请缨攻打五溪的少数民族。当时他已经六十二岁,仍然披甲上马,士兵们深受感动,无不奋勇作战。
后来他在军中病逝,终年六十三岁。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求将自己葬在故乡,不用棺材,只用布袋装尸,覆盖草席,简单埋葬即可。后人十分哀悼他,为他建立祠庙,每逢节日都来祭祀。
结语:
《后汉书·马援传》不仅是一部历史记载,更是一篇激励人心的英雄赞歌。马援一生忠于国家、勇于担当,即使年迈仍不忘报国之志,其精神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他的事迹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忠勇将士的典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