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诗经伐檀翻译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诗经伐檀翻译及赏析,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3:46:05

诗经伐檀翻译及赏析】《诗经·魏风·伐檀》是《诗经》中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它以劳动者在劳作中的所见所感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和对劳动价值的肯定。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原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二、翻译

砍伐檀木的声音咚咚响,

把树木放在河岸旁。

河水清澈又荡漾。

你不耕种也不收割,

为何能拿三百束谷粮?

你不打猎也不围猎,

为何庭院里挂着野猪?

那些所谓君子啊,

不会白白吃饭的!

三、赏析

《伐檀》是一首典型的“怨刺诗”,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阶级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诗中通过劳动者在伐木、采薪等劳动场景中的观察,揭露了统治阶层不事生产却坐享其成的现实。

全诗采用重复结构,增强了节奏感与批判力度。“坎坎伐檀”描绘出劳动的艰辛,“河水清且涟猗”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生活的宁静与无奈。接着,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质问不劳而获者,语气强烈,充满愤懑与不平。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直接点明了作者对剥削者的谴责。最后两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表面上是对君子的赞美,实则是讽刺,指出所谓的君子不过是靠剥削他人来维持生计的人。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全诗多用四字句式,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2. 对比手法突出主题:通过劳动者与不劳而获者的对比,强化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3. 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诗中流露出劳动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公平的渴望,容易引起共鸣。

五、结语

《伐檀》不仅是一首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诗篇,更是一部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社会写实之作。它提醒我们,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任何不劳而获的行为都是违背道义的。在今天,这首诗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