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高职)x】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药物制剂技术
课程代码:暂无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等高职类相关专业
授课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学时安排: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
学分:4学分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等
后续课程:药品质量控制、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药品GMP实务等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药物制剂技术》是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常见药物剂型的制备原理、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设备操作技能。本课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药品生产、制剂研发、质量控制等相关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 掌握常见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软膏剂等)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制备原理。
- 理解药物制剂过程中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及影响因素。
- 了解国内外药物制剂的发展动态及相关法规要求。
2. 能力目标
- 能够独立完成典型药物剂型的制备操作。
- 具备对制剂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估的能力。
- 能够根据处方设计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正确操作。
3. 素质目标
-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安全环保意识。
-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 模块 | 学习内容 | 教学重点 | 教学方法 | 学时分配 |
|------|----------|----------|----------|-----------|
| 模块一: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 药物剂型分类、制剂辅料作用、制剂工艺流程 | 剂型分类、辅料功能 | 讲授+案例分析 | 8学时 |
| 模块二:固体制剂制备技术 | 片剂、胶囊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 片剂压片工艺、胶囊填充操作 | 实验+实训 | 12学时 |
| 模块三:液体制剂制备技术 | 注射剂、滴眼剂、混悬剂等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 注射剂灌装与灭菌工艺 | 实验+视频教学 | 10学时 |
| 模块四:半固体制剂与特殊制剂 | 软膏剂、栓剂、贴剂等的制备与应用 | 软膏基质选择、栓剂模具使用 | 实训+项目教学 | 10学时 |
| 模块五:制剂质量控制与GMP规范 | 制剂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GMP基本要求 | 质量控制项目、GMP操作规范 | 讲授+模拟演练 | 14学时 |
五、教学实施建议
1. 教学方式
-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讲解与实验操作有机结合。
- 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与项目式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2. 教学资源
- 使用国家规划教材及配套教学资料。
- 开发校本实训指导手册与多媒体课件。
- 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辅助教学与训练。
3. 考核评价
-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 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小组任务等。
- 终结性评价为闭卷考试或综合实训考核。
- 成绩比例建议为:平时成绩(40%)、实验操作(30%)、期末考试(30%)。
六、课程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立足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引入现代制药技术、结合行业标准与规范,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七、结语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作为高职药学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精神的重要使命。通过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