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及】一、教学内容分析
《古人谈读书》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文言文”类文章。课文选取了古代几位著名学者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论述,如朱熹、王充、孔子等人的观点,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对读书的态度与方法,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学习、勤奋刻苦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理解文意,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学习启示。同时,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
- 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文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古人勤奋好学、注重积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 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 难点:理解古文中的深意,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学习态度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拓展资料(如朱熹、王充等人物简介)。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人物背景,准备课堂交流。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提问:“你认为读书最重要的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 展示古人读书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出课题《古人谈读书》。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尝试理解大意。
-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纠正发音,指导朗读节奏。
3. 精读理解(20分钟)
- 分组讨论:每组负责一段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 小组汇报:各组代表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
- 教师总结:梳理课文结构,强调“勤学、善思、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
- 拓展阅读:提供其他古代学者关于读书的语录,如颜真卿、荀子等,拓宽视野。
5. 总结升华(5分钟)
-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古人读书的智慧与价值。
- 鼓励学生将古人学习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理解古人读书思想”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仍存在畏难情绪,今后可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信心。
此外,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应进一步明确分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避免个别学生被边缘化。同时,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七、板书设计
```
古人谈读书
——朱熹、王充、孔子等
勤学、善思、持之以恒
读书贵在坚持,贵在用心
```
八、作业布置
1. 抄写课文中的经典语句,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2. 选择一位古代学者,查阅其关于读书的观点,写一篇小短文。
3. 与家长一起讨论“你认为读书对你有什么帮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