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middot及哀时命及原文及译文)】《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极具代表性的诗集,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地的诗歌作品,其中不乏抒发个人情感、批判社会现实的篇章。《哀时命》便是其中一篇,作者不详,但风格与屈原相近,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命运多舛的感慨与无奈。
一、原文
哀时命
哀时命之不长兮,悲人生之多艰。
心郁结而内伤兮,志沉抑而不扬。
愿托风以寄言兮,欲诉心而无由。
怀故都之旧观兮,思先人之遗德。
世道衰微兮,贤者隐遁;
小人得志兮,君子忧心。
吾将远游以自适兮,岂为利禄之所牵?
乘风而去兮,逍遥乎云间。
然而天命难违兮,终不得其所安。
呜呼哀哉!时命之不可移也!
二、译文
悲哀啊,人生的寿命并不长久,悲伤的是人生道路充满艰难。
内心郁结,感到深深的伤痛,志向沉沦,无法施展抱负。
想要借助风传达我的心声,却找不到倾诉的途径。
怀念故乡的旧貌,思念祖先的美德。
世道衰败,贤能之人退隐;
小人得势,君子心中忧虑。
我将远行,寻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岂是被名利所牵绊?
乘着风,飘然于云端之上。
然而天命难以改变,终究无法得到安宁。
啊,多么悲哀!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三、赏析与解读
《哀时命》虽未明确署名,但从其语言风格和思想内容来看,应是楚地文人所作,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与哲理意味。文章通过表达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叹,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在动荡社会中的迷茫与苦闷。
全篇情感深沉,语言古朴,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借“哀时命”之题,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叹息,也是对时代命运的悲叹。这种情绪在《楚辞》中屡见不鲜,体现了楚文化中独特的悲剧意识和人文关怀。
四、结语
《哀时命》作为《楚辞》中的一篇,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思想深刻,展现了古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坚韧。它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更是历史与哲学的结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
---
如需进一步探讨《楚辞》其他篇章或相关背景知识,欢迎继续阅读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