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意思】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孔子说:“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得其解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如果我举一个角落的例子,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角落的情况,那我就不再重复教他了。”
这句话强调的是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孔子对学习者主动思考能力的重视。
2. 原标题“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意思”的原创内容(总结+表格)
一、原文解析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孔子在《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字面意思是:
- 举一隅:指出一个例子或一个方向。
- 不以三隅反:不能由此类推,不能从一个方面推及到其他方面。
- 则不复也:那么就不重复再教了。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教师不应反复教授那些无法举一反三的学生,因为这说明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迁移能力。
二、深层含义
1. 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在学生真正思考之后才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
2.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教育不只是老师讲,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自己思考、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3. 拒绝机械重复教学
如果学生无法通过一个例子推及其他情况,说明他们尚未掌握核心逻辑,继续讲解只会浪费时间。
4. 培养思维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孔子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
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述而》 |
原文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字面意思 | 举一个例子却不能推及其他,就不重复教了 |
深层含义 | 强调启发式教学、学生主动性、思维能力培养 |
教育启示 | 教师应激发学生思考,避免机械重复教学 |
现代意义 |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举一反三,提升学习效率 |
四、结语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仅是古代教育智慧的体现,也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与创造力。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以上就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