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何做账务处理】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由于市场行情波动、产品过时或减值风险等因素,部分存货的价值可能会低于其成本。为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会计上需对这些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本文将从账务处理的基本原则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总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对存货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若存在减值迹象,应计算可变现净值,并与成本比较,确定是否需要计提跌价准备。
- 可变现净值 = 预计售价 - 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 如果可变现净值 < 成本,则需计提跌价准备。
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步骤
步骤 | 操作内容 | 账务处理 |
1 | 确认存货减值迹象 | —— |
2 | 计算可变现净值 | —— |
3 | 确定应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 | —— |
4 |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借:资产减值损失(金额) |
5 | 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 贷: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
> 说明:当存货价值回升时,可以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范围内转回,但不得超过原计提金额。
三、举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有A产品100件,每件成本为100元,当前市场售价为80元,预计销售费用为5元/件。
- 可变现净值 = 80 - 5 = 75元/件
- 成本 = 100元/件
- 每件减值额 = 100 - 75 = 25元
- 总减值额 = 100 × 25 = 2,5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科目 | 借方 | 贷方 |
资产减值损失 | 2,500 | —— |
存货跌价准备 | —— | 2,500 |
四、注意事项
1. 及时性: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评估,确保数据准确。
2. 谨慎性:避免高估存货价值,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3. 披露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和金额。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仅是会计准则的要求,更是对企业资产真实价值的一种保障。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机制,定期评估存货价值,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以上就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何做账务处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