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荆轲刺秦王文言句式

2025-09-25 02:02:43

问题描述:

荆轲刺秦王文言句式,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02:02:43

荆轲刺秦王文言句式】《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燕策三》中的一篇著名历史故事,讲述了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的经过。这篇文章语言精炼、情节跌宕,具有浓厚的文言色彩。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等。以下是对本文中出现的主要文言句式的总结与分析。

一、文言句式分类总结

句式类型 定义 在《荆轲刺秦王》中的例子
判断句 用“也”、“者……也”、“为”等表示判断关系 1. “荆轲者,卫人也。”
2.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
被动句 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常用“于”、“见”、“被”等 1.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 “今单于使使晓大王,大王亦宜郊迎。”(注:虽非直接被动,但含被动意味)
宾语前置 动词的宾语放在动词前,常见于疑问句和否定句 1. “何以知燕王?”
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状语后置 状语放在动词之后,常见于介词结构 1. “使工以药淬之。”
2.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省略句 省略主语、谓语或宾语 1. “(荆轲)乃佯狂善歌。”
2. “(秦王)遂拔剑击荆轲。”

二、典型例句解析

1. 判断句

- “荆轲者,卫人也。”

解析:句中“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用于说明“荆轲”的身份。

2. 被动句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解析:“为”字表被动,表示“被杀”。

3. 宾语前置

- “何以知燕王?”

解析:“何以”即“以何”,疑问代词“何”前置,构成宾语前置句。

4. 状语后置

- “使工以药淬之。”

解析:“以药”是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动词“淬”,置于动词之后。

5. 省略句

- “(荆轲)乃佯狂善歌。”

解析:省略主语“荆轲”,符合文言文中常见省略现象。

三、总结

《荆轲刺秦王》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言文作品,展示了丰富的文言句式。通过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和省略句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这些句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句式在其他篇章中的应用,可参考《战国策》或其他先秦文献,逐步积累文言知识。

以上就是【荆轲刺秦王文言句式】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