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莫大焉上一句全诗】一、
“善莫大焉”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后文提到“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其中,“善莫大焉”出现在对“恻隐之心”的评价中,意思是“没有比这更善的了”。
因此,“善莫大焉”的上一句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句的出处与含义,以下整理了相关信息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表格展示
诗句 | 出处 | 原文上下文 | 含义解释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 《孟子·尽心上》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 表示同情怜悯之心是仁爱的起点。 |
善莫大焉 | 《孟子·尽心上》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莫大焉。” | 没有比这更善的事情了,强调恻隐之心的重要性。 |
三、结语
“善莫大焉”不仅是对“恻隐之心”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正是践行仁德的开始。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出处和背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现代生活之中。
以上就是【善莫大焉上一句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