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食品加工行业产生的废水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米粉厂作为传统食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废水排放量大且成分复杂,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某米粉厂的实际案例,探讨了采用水解酸化与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联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技术路径及其应用效果。
项目背景
该米粉厂位于南方某经济发达地区,年产量达数万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清洗设备、浸泡米浆以及冲洗车间等环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悬浮物及少量油脂,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建设一套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工艺流程设计
水解酸化阶段
水解酸化池是整个处理系统的前端环节,其核心作用在于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提高后续处理单元的可生化性。具体操作中,将收集到的高浓度废水引入水解酸化池,并控制适当的停留时间和温度条件,确保微生物群落能够充分降解污染物。实践表明,在此阶段,COD去除率可达40%-50%,显著提升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SBR法处理阶段
SBR法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废水处理工程。在本项目中,SBR反应器按照“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四个基本步骤循环运行。通过精确调控溶解氧浓度、污泥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参数,实现了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的有效去除。特别是在厌氧-缺氧交替条件下,进一步强化了脱氮除磷的效果,最终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实际运行效果
自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各项指标均表现优异。数据显示,经过上述两阶段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BOD去除率达85%左右,悬浮物去除率超过95%。此外,通过对出水pH值、氨氮含量等关键指标的长期监测发现,整个处理过程稳定可靠,未出现明显波动现象。这不仅满足了环保法规的要求,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效益分析
从经济角度来看,该工艺具有投资成本适中、运行费用低廉的特点。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化学絮凝法,该技术无需大量投加药剂,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合理优化后的设备配置使得能耗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为企业节省了可观的开支。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处理效果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水解酸化-SBR法”联合工艺成功应用于米粉厂废水处理工程,不仅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未来,我们应继续关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努力探索更加绿色低碳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