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会计师考试中,《中级会计实务》作为核心科目之一,其内容涵盖了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类业务处理与财务核算方法。其中,“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是实务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们普遍感到难度较大的考点之一。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2018-2019年的模拟试题,为考生提供深度解读与备考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在确认收入时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相关的商品或服务已经交付给客户;二是收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是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四是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收入确认的核心框架。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模拟试题:
题目:甲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设备销售合同,合同总价款为500万元。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设备安装并调试合格后方可收取款项。截至2018年底,甲公司已完成设备生产但尚未开始安装工作。请判断甲公司是否可以在2018年度确认该笔收入,并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上述收入确认原则,虽然甲公司已收到合同款项且具备履约能力,但由于设备尚未进行安装调试,不符合“商品或服务已交付”的条件。因此,甲公司不能在2018年度确认该笔收入,而应将其作为预收账款处理,在2019年完成安装调试后方可确认收入。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新准则引入了“五步法模型”,即识别合同、识别单项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分摊交易价格以及履行履约义务。这一模型要求企业更加细致地分析每项合同条款,确保收入确认过程符合规范。
针对此类题型,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并掌握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应用;
2. 熟悉“五步法模型”的操作流程;
3. 通过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强化实践能力;
4. 关注最新政策变化,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总之,“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是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的重点难点之一,需要考生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与练习。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帮助,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