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经典作品。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秋天里的孤独心境,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翻译:
红色的荷花香气已经消散,精美的竹席透出秋意。
轻轻脱下罗裙,独自登上小船。
天上云中,谁会寄来锦书呢?
当大雁归来时,明月已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飘零,流水也独自流淌。
这种相思之情,我们两人各自承受着。
这份情感无法消除,
刚刚从眉间消失,却又涌上了心头。
赏析:
李清照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她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以景入情,“红藕香残”点明季节为秋季,“玉簟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凉的氛围。接下来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孤独的身影,展现了她内心的寂寞与惆怅。
中间部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希望寄托于天上的鸿雁,期待能收到爱人的来信。然而现实却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切都在悄然变化,而自己的相思却始终无法排遣。
最后两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道出了相思之苦的本质——它不会因为外物的变化而消失,反而会在不经意间反复侵袭内心。这不仅体现了李清照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反映了她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总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深情款款的女性形象。它不仅是李清照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