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夜,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吴俗为之语曰:“缩头如龟,长啸如虎。”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百人矣。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霄;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注释
1. 虎丘:位于江苏苏州市西北郊,是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
2. 箫鼓楼船:指在船上奏乐游玩。
3. 蔀屋:简陋的房屋,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4. 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用于伴奏。
5. 樽罍:酒器。
6. 屏息:屏住呼吸,形容听众专注。
翻译
虎丘距离城郭大约七八里路,这座山没有高耸的岩石和幽深的山谷,但由于靠近城市,箫鼓声、楼船游弋,每天都络绎不绝。每逢月夜、花晨、雪夕,游人来往穿梭,如同织布般密集。而中秋节时尤为热闹。每到这天晚上,全城的人都会关门闭户,携手前往。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不精心打扮,铺垫坐具,把酒设宴于街头巷尾。从千人石到山门一带,人群排列紧密,拍板堆积如山,酒杯倾倒如流水,远远望去,就像大雁降落沙滩,彩霞铺满江面,雷鸣电闪般壮观,难以描绘。
开始摆设宴席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像蚊虫嗡鸣,难以分辨。随后分成几组比赛,最终只剩下几十人继续表演。苏州人对此有句俗话:“缩头如龟,长啸如虎。”不久后,摇头晃脑的人又增加到几百个。当一个人登台演唱时,全场寂静无声,歌声细微却直冲云霄;每唱一个字,几乎耗尽一刻钟的时间,以至于飞鸟为之驻足,壮士听了也会落泪。
以上便是《虎丘记》的原文、注释与翻译,希望对大家理解这篇作品有所帮助。通过袁宏道细腻生动的笔触,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喧嚣的中秋之夜,感受着古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