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元酸菜鱼结账时变78元1斤】最近在一家餐厅吃饭,点了一道“78元酸菜鱼”,本来以为是套餐价,结果结账的时候才发现,价格竟然变成了“78元一斤”。这下可把人搞懵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朋友约我去这家新开的川菜馆聚餐,点了招牌菜“酸菜鱼”,服务员说这道菜是78元一份。我们一听觉得挺划算,就点了。吃完之后去结账,收银员却说:“您点的是‘78元一斤’的酸菜鱼,总重3.5斤,合计273元。”
我当场就愣住了,心想这不是坑人吗?明明点单的时候说的是“78元一份”,怎么结账变成按斤算的了?我赶紧问服务员:“你们是不是没说清楚?”对方支支吾吾地说:“我们菜单上写的是‘78元/斤’,可能你没注意。”可问题是,菜单上并没有特别醒目的标注,也没有任何说明。
后来我翻看手机上的点餐记录,发现系统里确实显示的是“78元/斤”,但当时服务员只说是“78元一份”,完全没有提到是按斤计价。这明显存在误导消费的嫌疑。
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透明和公平,商家如果在定价上不明确,很容易引发纠纷。这种“低价吸引、高价结算”的套路,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很多餐馆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模糊价格信息,等到结账时才“揭晓真相”。
我觉得,作为消费者,我们在点餐前一定要仔细确认价格是否包含所有内容,尤其是像“按斤计价”这类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餐饮行业价格公示的监管,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之,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点菜不能光看名字,还得看清楚背后的“隐藏条款”。不然,一顿饭吃下来,不仅钱包受伤,心情也跟着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