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2)】为全面提升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水平,营造整洁、安全、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进一步规范日常卫生检查与反馈机制,特制定本《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第二版)》。该制度旨在通过定期检查、及时通报、有效整改,推动园所环境卫生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检查内容
1. 教室及活动区域:地面、墙面、桌椅、玩具、教具等是否干净整洁,无灰尘、无杂物。
2. 厨房与食堂:食品储存、加工、餐具消毒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操作间是否保持清洁有序。
3. 卫生间与洗手设施:是否每日清洁,无异味,水龙头、马桶等设备是否完好。
4. 公共区域:走廊、楼梯、门厅等是否无垃圾、无积水,绿植是否定期养护。
5. 幼儿个人卫生:是否定期开展卫生习惯教育,幼儿衣物、用品是否整洁。
二、检查方式
1. 日常巡查:由保健老师或值班教师每日进行一次基础性检查,并记录在案。
2. 专项检查:每周由园务管理组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排查卫生死角和薄弱环节。
3. 突击抽查: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安排随机抽查,确保卫生工作不流于形式。
三、通报机制
1. 检查结果汇总:每次检查后,由负责人整理检查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2. 通报形式:通过园内公告栏、微信群、园务会议等方式进行通报,做到公开透明。
3. 问题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明确整改要求与完成时限。
四、整改与考核
1. 限期整改: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相关责任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说明。
2. 复查验收:整改完成后,由检查组进行复查,确认是否达到标准。
3. 纳入考核:将环境卫生检查结果纳入班级或个人绩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五、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适用于全体教职工及在园幼儿。
2. 各班级可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3. 本制度由园务办公室负责解释与修订。
通过严格执行《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第二版)》,将进一步提升园所整体卫生水平,保障幼儿健康成长,营造更加温馨、有序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