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内容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论语》是必读篇目之一,其中“十二章”是精选出的经典篇章,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
以下是《论语》中被选为“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供高一学生学习参考: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时常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的表现吗?”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在家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讨好,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要认真对待政务,讲求信用,节约用度,爱护百姓,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役使民众。”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做事谨慎而守信,广泛地关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学习文化知识。”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尊重贤德之人,胜过重视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即使有人说他没有学问,我也认为他已经具备了学问。”
8. 子曰:“吾与点也!”
译文:
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啊!”
(注:此句出自《先进》篇,是对曾点所描述理想生活状态的肯定。)
9.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0.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天气寒冷,才知道松柏最后才凋谢。”
11.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光明磊落;小人常常忧愁不安。”
12.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害怕。”
结语:
《论语》中的“十二章”内容精炼,语言简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通过学习这些篇章,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素养,还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处世态度。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