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词比较阅读《游山西村》《书巢记》含答案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比较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不同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本文将对陆游的《游山西村》与南宋文学家陆游的《书巢记》进行对比分析,并附上相关题目与参考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一、原文再现
1.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 《书巢记》(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窗下,或寄于壁间,或悬于梁上,或置之案头。其状不一,而皆有书。故曰“书巢”。余尝谓人曰:“吾之居,非屋也,乃书之巢耳。”
或问曰:“君何以乐乎?”余曰:“书中有天地,书中有人生。读之则心远,思之则神清。虽处一室,而志在千里。”
二、内容解析
(一)《游山西村》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罢官后回到故乡绍兴所作,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中通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态和对未来的希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热爱生活、向往田园的情怀。
(二)《书巢记》赏析
《书巢记》是陆游描写自己书房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述书房的布置和藏书情况,表现出他对书籍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文中“书中有天地,书中有人生”一句,体现了作者以书为伴、以学养心的精神境界。
三、比较阅读要点
| 比较维度 | 《游山西村》 | 《书巢记》 |
|----------|----------------|-------------|
| 主题思想 | 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 | 崇尚读书、追求精神世界 |
| 表现手法 | 写景抒情,借景言志 | 叙事议论,借物言志 |
| 情感表达 | 温暖、乐观、豁达 | 安静、淡泊、深沉 |
| 艺术风格 | 朴素自然,意境深远 | 简洁明快,哲理深刻 |
四、典型考题与答案
1. 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精神世界的热爱。《游山西村》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书巢记》则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与对精神修养的重视。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有何寓意?
答:这句话表面上写的是山村景色的变化,实际上寓意着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迷茫中找到出路,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 《书巢记》中“书中有天地,书中有人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这句话说明了作者认为书籍不仅承载知识,还能拓展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他对读书的高度重视和精神追求。
五、总结
《游山西村》与《书巢记》虽然体裁不同,但都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前者以诗写景,后者以文述志,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备考中考语文的学生而言,掌握这类比较阅读题目的答题思路,有助于提升综合阅读能力与文学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