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听课记录】在本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初中语文课程的一节公开课。此次授课内容为《背影》一文,由该校资深教师担任主讲。整堂课结构清晰、节奏合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思路与课堂实践。
课堂伊始,教师通过一段温馨的视频导入新课,画面中是父亲送别孩子的情景,瞬间引发了学生的共鸣。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父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欲望。这种以情感为切入点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
在文本分析环节,教师采用了“读—思—议—写”的教学模式。首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作者为何选择‘背影’作为文章标题?”、“文中哪些细节最打动你?”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积极发言,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此外,教师还注重语言训练与写作指导的结合。在讲解“父亲买橘子”的片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描写,并鼓励学生模仿写作,尝试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亲切自然,教态大方得体,能够灵活调控课堂节奏,适时给予学生鼓励与引导。同时,教师还注重课堂评价,通过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升学习效果。
本次听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将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