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夸父逐日】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情节,掌握文言词语的基本含义,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夸父勇于追求、不怕牺牲的精神,体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词汇,感悟人物形象。
- 难点:理解“逐日”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关于《山海经》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太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天你能够追逐太阳,你会怎么做?”引出课题《夸父逐日》,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 教师示范朗读,纠正发音。
3. 学生分组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三)精读探究(20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关键词句:
- “夸父与日逐走”:夸父追赶太阳。
- “入日”: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 “渴欲得饮”:口渴想要喝水。
- “弃其杖,化为邓林”:丢下手中的杖,变成桃林。
2. 引导学生分析夸父的人物形象:勇敢、执着、无私、奉献。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夸父为什么要逐日?他的行为是否值得?你如何看待这种精神?
2. 拓展阅读:介绍《山海经》中的其他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比较异同。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夸父逐日的故事寓意,强调其象征意义: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的挑战、对生命的热爱。鼓励学生学习夸父精神,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夸父》,表达你对夸父的理解和敬佩之情。
五、板书设计
```
夸父逐日
|
追逐太阳 → 渴望饮水 → 倒地而亡 → 化为桃林
|
勇敢、执着、无私、奉献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夸父逐日》的故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言内容,还激发了他们对神话文化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现代生活,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故事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