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脱贫攻坚工作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我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脱贫攻坚专题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基层一线的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群众实际需求,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部分脱贫地区仍存在发展基础薄弱、产业支撑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资料查阅等方式,全面掌握基层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和工作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覆盖本地区8个重点脱贫村,涉及农户300余户,涵盖产业发展、教育医疗、住房安全、就业帮扶等多个方面。调研组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满意度以及存在的困难和诉求。
三、主要成效
1. 政策落实到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各项惠民政策基本落实到位,如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资助、医疗保障等,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2. 产业发展初见成效:部分村庄结合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电商扶贫等产业,带动了当地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
3. 群众参与度提高:通过宣传引导,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不断增强,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有所提升。
四、存在问题
1.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部分村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较弱,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 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政策执行力不强,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推进效果。
3. 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个别群众仍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制约了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
五、对策建议
1. 加强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增强产业造血功能。
2.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提升其政策理解力和执行能力,同时完善村级治理体系,激发基层活力。
3.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六、结语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常态化推进、制度化保障、长效化发展。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