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二下语文《一匹出色的马》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分析
《一匹出色的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性课文,讲述了“我”和妹妹在郊外游玩时,因走累了而想让爸爸背,但爸爸却给了“我”一束柳条,称其为“一匹出色的马”,最终“我”骑着这根柳条回家的故事。文章语言生动,情节富有童趣,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达出父亲的智慧与关爱,同时也体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立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并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爱。同时,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如“马”、“柳”、“跑”、“累”等。
- 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父爱的温暖与智慧,学会感恩与独立。
-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一匹出色的马”所指代的内容及其象征意义;体会父亲的教育方式。
- 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马”的影子,感悟平凡中的美好。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图片素材(如柳条、小马等)。
-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一匹出色的马”相关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展示郊外风景图,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春天的时候去郊外玩过?如果走累了,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兴趣。
2. 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一匹出色的马》,提问:“你觉得‘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它真的是一匹马吗?”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引出课文内容。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2. 检查生字词
通过开火车、小组竞赛等形式,认读“马”、“柳”、“跑”、“累”等词语。
3. 整体感知
提问:“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谁得到了‘一匹出色的马’?”
(三)精读品析(15分钟)
1. 分段讲解
- 介绍“我”和妹妹去郊游,走累了,想要爸爸背。
- 爸爸给“我”一根柳条,说它是“一匹出色的马”。
- 第三段:“我”骑着柳条回家,妹妹也跟着跑。
2. 重点句分析
- “爸爸把柳条递给我,说:‘你有一匹出色的马了!’”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爸爸会说柳条是一匹马?”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理解。
3. 情感体验
- 分角色朗读,体会“我”和妹妹的情绪变化。
- 讨论:“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生活
提问:“在生活中,有没有像‘一匹出色的马’一样的东西?比如一根树枝、一个玩具……”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马”。
2. 写作练习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的‘一匹出色的马’》,描述一件让自己感到快乐或有成就感的小事。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课文
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一匹出色的马”象征的意义——不仅仅是马,更是一种鼓励、一种陪伴、一种成长的力量。
2. 情感升华
教师总结:“生活中,有时候我们觉得累,但只要换个角度,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就像那根柳条,虽然不是真正的马,但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和希望。”
六、板书设计
```
一匹出色的马
爸爸送柳条 → 我骑柳条回家
(鼓励、智慧)
↓
快乐、成长、希望
```
七、教学反思(略)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父爱的温暖与智慧。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讨论与想象,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后续可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八、附录(可选)
- 生字卡片
- 课文朗读音频
- 相关拓展阅读材料
---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