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mina(Hiseq及[Miseq]及二代测序原理)】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基因组、转录组以及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工具。其中,Illumina平台的Hiseq和Miseq系列设备因其高准确性、高通量和良好的可扩展性,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临床诊断中。本文将围绕Illumina Hiseq与Miseq所采用的“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原理进行深入解析。
一、什么是二代测序?
二代测序,又称高通量测序,是相对于第一代Sanger测序而言的一种更高效、更经济的DNA/RNA测序方法。与传统的Sanger法一次只能测定一条DNA链不同,二代测序能够在同一时间对数百万条DNA片段进行并行测序,极大提升了测序的速度和数据量。
Illumina公司是这一领域的领先者,其Hiseq和Miseq系列设备均基于相同的测序原理——“桥式PCR”与“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 SBS)技术。
二、Illumina测序的基本流程
1. 文库制备(Library Preparation)
首先,从样本中提取DNA或RNA,并通过酶解、连接等步骤构建测序文库。文库中的每个DNA片段都带有特定的接头序列,以便后续在测序芯片上进行扩增和识别。
2. 簇生成(Clonal Amplification)
测序文库被固定在流动池(Flow Cell)表面,通过“桥式PCR”(Bridge PCR)技术,使单个DNA片段在芯片上扩增为成千上万的克隆簇(Cluster)。这些簇是后续测序反应的基础。
3. 测序反应(Sequencing by Synthesis)
在测序过程中,荧光标记的核苷酸依次被引入反应体系。每一轮测序仅添加一个碱基,同时检测荧光信号,从而确定当前位置的碱基类型。这一过程重复进行,逐步读取整个DNA序列。
4. 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
测序完成后,原始数据经过图像处理、信号解析和比对分析,最终得到准确的基因组或转录组信息。
三、Hiseq与Miseq的区别
虽然Hiseq和Miseq均基于相同的测序原理,但它们在应用场景和技术参数上有所差异:
- Hiseq系列:适用于大规模基因组测序项目,如全基因组测序(WGS)、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等。具有更高的通量和更长的读长,适合需要高深度覆盖的研究。
- Miseq系列:则更适合小规模实验和快速测序需求,如靶向测序、16S rRNA测序、小型基因组测序等。其体积较小、操作便捷,常用于实验室内部快速验证和临床应用。
四、二代测序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 高通量: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测序数据。
- 成本低:相比传统方法,单位数据成本大幅下降。
- 灵活性强:支持多种测序模式,如全基因组、外显子组、转录组等。
挑战:
- 数据处理复杂: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能力。
- 读长限制:相较于三代测序(如PacBio),读长较短,可能影响某些复杂区域的组装。
五、总结
Illumina Hiseq和Miseq作为二代测序的代表设备,凭借其高效的测序能力和广泛的适用性,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解其测序原理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使用这些设备,也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生物学解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测序平台将朝着更高精度、更低成本和更广泛应用的方向发展。而掌握二代测序的核心原理,将是每一位生命科学工作者必备的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