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祖咏《望蓟门》原文及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祖咏《望蓟门》原文及诗歌鉴赏,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08:09:07

祖咏《望蓟门》原文及诗歌鉴赏】唐代诗人祖咏的《望蓟门》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与将士情怀的诗作,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盛唐时期边疆战事的壮阔与将士的豪情。这首诗虽篇幅不长,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历史感。

原文: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

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河山归照影,

九秋风露满衣轻。

关城榆叶早疏黄,

日暮云沙古战场。

可堪回首处,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诗歌赏析:

祖咏以“望蓟门”为题,描绘了他在边塞之地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燕台”指的是河北一带的边塞要地,象征着边疆的险要与战事的频繁。“客心惊”三字点明了诗人初到边地时的震撼与不安,也为全诗定下了一种苍凉而肃穆的基调。

第二句“箫鼓喧喧汉将营”,则从听觉角度切入,描绘了军营中的热闹场面,表现出边防将士的威武与备战状态。这种喧闹与前一句的“心惊”形成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接下来的“万里河山归照影,九秋风露满衣轻”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边地的辽阔与清冷。这里的“九秋”指深秋时节,风霜渐重,衣衫微湿,给人一种孤寂与凄凉之感,也暗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景象。榆树的叶子已经枯黄稀疏,夕阳下的大漠仿佛是古代战争的遗迹,令人联想到昔日的战火与英雄的悲壮。

最后两句“可堪回首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感叹边塞战事不断,烽火连绵数月,家人音讯全无,一封家书比黄金还要珍贵。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也流露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使整首诗充满了人情味与历史厚重感。

总结:

祖咏的《望蓟门》虽然篇幅不长,但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将士情怀的刻画,更有对家国命运的思考。它不仅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也是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人民情感的重要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盛唐时期的雄浑气魄,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那份对和平与亲情的深切期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