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可乘之隙的详细解释

2025-09-28 05:17:17

问题描述:

可乘之隙的详细解释,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05:17:17

可乘之隙的详细解释】“可乘之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对方没有防备或出现漏洞时,趁机采取行动的机会。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机会”和“时机”,通常带有策略性、战术性的含义。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可乘之隙
拼音 kě chéng zhī xì
出处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玉使伯棼请战,曰:‘君盍筑城而待晋?’……于是晋师退,楚师追之,至城濮,战于河上,楚师败绩。子玉乃引兵归,曰:‘吾不能以众敌晋,吾不复战矣。’……是故君子有礼,小人无礼,其事多败。故曰:‘可乘之隙,不可失也。’”
释义 指敌人或对手在防守薄弱、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的空隙或漏洞,可以利用来取得胜利或达成目的。
用法 多用于军事、政治、商业等竞争场合,表示抓住机会出击或应对。
近义词 有机可乘、乘虚而入、趁火打劫
反义词 防患未然、严阵以待、固若金汤

二、成语用法举例

场景 示例句子
军事 在敌军撤退时,我军发现其后方兵力空虚,这是个可乘之隙,必须迅速出击。
商业 市场竞争激烈,对手突然失误,这正是我们抢占市场份额的可乘之隙。
政治 对手内部矛盾激化,此时提出改革方案,正是可乘之隙。
日常生活 他平时疏于防范,这给了小偷可乘之隙。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可乘之隙”不仅是一个策略性词汇,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视。古人讲究“顺势而为”,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正确的行动,往往能事半功倍。这种思想在《孙子兵法》中有大量体现,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正合,以奇胜”。

同时,“可乘之隙”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因自身疏忽而给他人留下可乘之机。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组织管理,都应注重风险控制与防御机制,防止被对手利用弱点。

四、总结

“可乘之隙”是一个富有战略意义的成语,强调在适当的时候抓住机会,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它适用于多种情境,既可用于正面的进取策略,也可用于警示人们注意防范风险。理解并合理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能力与应变能力。

文章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成语“可乘之隙”的常见解释及文化背景进行整理撰写,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分析,确保内容原创、通俗易懂且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以上就是【可乘之隙的详细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