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名字排名】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十八罗汉是佛陀的得道弟子,他们因修行有成、护法济世而被后人尊崇。虽然“十八罗汉”并非出自佛经原典,但自唐代以来,这一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民间信仰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关于十八罗汉的具体名称,不同版本略有差异,但较为广泛认可的是以下名单。
十八罗汉名字排名(常见版本)
排名 | 罗汉名称 | 备注说明 |
1 | 阿氏多 | 原为十六罗汉之一,后加入十八罗汉 |
2 | 伐那婆斯 | 又称“伐那婆嘶”,意为“雨尘” |
3 | 迦诺迦 | 意为“不闻”,象征其不为外物所动 |
4 | 诺距罗 | 又称“诺矩罗”,意为“大力” |
5 | 跋陀罗 | 意为“贤者”,常以坐禅著称 |
6 | 伽叶 | 即“迦叶”,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
7 | 伐底利 | 又称“伐帝利”,意为“大勇” |
8 | 宾度罗 | 意为“破魔”,象征降伏魔障 |
9 | 神头罗汉 | 亦称“神头”,形象多为威猛 |
10 | 雷音罗汉 | 与雷电有关,象征声闻第一 |
11 | 朱子罗汉 | 亦称“朱子”,形象多为慈眉善目 |
12 | 降龙罗汉 | 传说能降服恶龙,护持佛法 |
13 | 伏虎罗汉 | 以伏虎为象征,代表镇定与力量 |
14 | 那先比丘 | 又称“那先”,常以智慧闻名 |
15 | 狮子吼罗汉 | 以狮子之吼象征无畏说法 |
16 | 木叉罗汉 | 意为“戒律”,象征持戒精严 |
17 | 阿氏多罗 | 与阿氏多同名,可能为同一人 |
18 | 戛沙罗汉 | 又称“嘎沙”,形象多为严肃 |
总结
十八罗汉的名字和排名在不同地区和文献中有一定出入,但上述名单是目前较为通用的一种版本。这些罗汉不仅代表了佛教中的修行成就,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和民间信仰。他们的形象常出现在寺庙壁画、雕塑以及文学作品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若需具体引用某一罗汉,建议结合当地传统或经典记载进行确认。
以上就是【十八罗汉名字排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