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的意思】《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红军长征胜利后对这段艰苦历程的回顾与赞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和坚定的信念。
一、
《七律·长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包括翻越雪山、渡过激流、穿越草地等,同时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全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诗歌原文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主要内容解析(表格形式)
内容 | 解析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表达红军面对长途跋涉和重重困难时的无畏精神。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强调红军将一切艰难险阻视为平常之事,表现出坚定的意志。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用“五岭”比喻山势起伏,但红军却将其视作“细浪”,表现其从容不迫。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乌蒙”为高山,诗人将其比作“泥丸”,体现红军的英勇与豪迈。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描写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情景,体现出灵活的战略和胜利的喜悦。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叙述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惊险场面,展现战斗的残酷与英雄气概。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描绘红军翻越岷山时的严寒环境,表达对自然挑战的蔑视。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最后一句点明长征胜利后的喜悦,象征着革命的曙光。 |
四、意义与影响
《七律·长征》不仅是对红军长征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它鼓舞了无数后来者,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结语:
《七律·长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记录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追求理想。
以上就是【七律长征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