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概括写作

2025-10-30 14:37:48

问题描述: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概括写作,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14:37:48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概括写作】南宋时期,国家风雨飘摇,北方金人入侵,中原沦陷,朝廷南迁至临安(今杭州),史称“偏安一隅”。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对国事忧心忡忡,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感到痛心疾首。诗人林升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创作了《题临安邸》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沉醉享乐的不满。

一、写作背景总结

项目 内容
作者 林升(南宋诗人)
作品 《题临安邸》
创作时间 南宋时期(具体年代不详,推测为12世纪末)
背景 北方金人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朝廷腐败,统治者沉迷享乐
主题 批判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情感基调 忧愤、讽刺、悲凉
文学风格 简洁凝练,寓情于景,讽刺意味浓厚

二、写作内容概述

《题临安邸》全诗如下:

> 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

>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此诗通过描绘临安(杭州)的繁华景象,反衬出南宋朝廷的昏庸与无能。诗人用“山外青山”“楼外楼”写出了杭州的美景,但紧接着以“西湖歌舞几时休?”质问统治者为何沉溺于享乐,不顾国家危亡。“暖风熏得游人醉”一句,更是讽刺权贵们在安逸中忘却家国之忧,“直把杭州作汴州”则暗指他们已将临安当作汴京,忘却了故土。

三、写作意义与影响

《题临安邸》虽篇幅短小,但情感深沉,语言精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它不仅反映了南宋社会的政治腐败,也体现了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首诗后来成为南宋爱国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常被用于教育后人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结语:

《题临安邸》是南宋时期一位有良知的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政治与人心。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忧国情怀,也能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

以上就是【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概括写作】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