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中考语文常用词语解释要挟

2025-10-30 23:20:10

问题描述:

中考语文常用词语解释要挟,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23:20:10

中考语文常用词语解释要挟】在中考语文考试中,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是考查的重点之一。其中,“要挟”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词语,理解其含义、用法及语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要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描述一种通过威胁或强迫的方式,迫使他人做某事的行为。它不仅在现代文阅读中频繁出现,在作文中也常被用来表达人物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因此,掌握“要挟”的准确含义及其相关用法,对考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要挟”这一词语的详细解释及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语 要挟
拼音 yào xié
词性 动词
含义 威胁;强迫别人做某事。通常带有负面色彩,表示使用恐吓、威胁等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
近义词 威胁、胁迫、逼迫、勒索
反义词 说服、劝说、鼓励、支持
用法 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不正当的强迫行为,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

二、典型例句

1. 他试图用金钱要挟我,但我坚决拒绝了。

——说明“要挟”是通过物质手段进行威胁。

2. 敌人企图用武力要挟我们投降。

——体现“要挟”在政治或军事背景下的使用。

3. 他并没有真正要挟别人,只是语气强硬而已。

——说明“要挟”需要有明确的威胁意图,否则可能只是普通的强硬态度。

三、语境分析

- 正面语境:较少见,一般用于强调对方的不合理要求。

- 负面语境:常见于描写冲突、压迫、不道德行为等情境中。

- 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在小说、剧本等作品中,“要挟”常用于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四、易混淆词对比

词语 含义 与“要挟”的区别
威胁 用言语或行动使对方感到恐惧 更侧重于心理上的恐吓,不一定有实际行动
胁迫 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 强调行为上的强制,更接近法律层面的定义
勒索 以暴力或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多指经济利益上的非法获取,属于“要挟”的一种形式

五、中考考点提示

- 词语辨析:注意“要挟”与“威胁”、“胁迫”等词的区别。

- 语境理解:在阅读题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要挟”是否成立。

- 写作应用:在作文中可适当使用“要挟”一词,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逻辑性。

六、总结

“要挟”是一个在中考语文中常见的词语,理解其含义、用法及语境对于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至关重要。通过掌握其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题目。

建议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此类词语,并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练习,从而实现灵活运用的目标。

以上就是【中考语文常用词语解释要挟】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